2019年4月7日星期日

《我想吃掉你的胰臟》隨想

© 住野よる/双葉社  © 君の膵臓をたべたい アニメフィルムパートナーズ
圖片出處︰劇場アニメ「君の膵臓をたべたい」公式サイト

剛剛把《我想吃掉你的胰臟(君の膵臓をたべたい)》看完,心中湧現很多想法。一開始想寫這部作品的評論,但這樣就難免要把想法作出取捨。不過這部乞丐不太想這樣做,因此這次只好把心中的想法都列出來,盡可能把乞丐的感受保留吧。(注意︰本文內含有大量劇情內容,未有觀看過本作的讀者,可能會因為本文減低觀看本作品時的趣味,敬請留意。)


  1. 這是一部救贖的故事。

    山内櫻良用她生命中最後的日子,把男主角「我」從一個人想像中的怪圈拉出來。最後甚至用她的離開,推動著男主角花上一年時間,憑他一己之力主動交上第一個朋友恭子。這是何等偉大的黃金精神啊!然而這邊一開始還是有點問題。

    一般而言,櫻良這類萬人迷現充女生,是很難會對男主角這種陰沉社交障礙男有興趣的,處理得不好的話,就很容易變成草食男的幻想。

    本作用了一個很好的理由來解決這問題——前男友。櫻良以前也曾經跟班上的萬人迷隆弘交往,然而後來就發現對方高高在上的態度,以及強大的佔有慾都讓她反感,最後兩人分手收場。

    有了這種經歷,正好合理化櫻良往後會留意到性格跟隆弘完全相反的男主角。櫻良沒有留意到男主角的話,整個故事也就無從開始了。

  2. 本作一開始運用了倒敘法,先在觀眾沒有任何背景概念前,把櫻良已死的事實提出來。

    倒敘法很常見,通常是用作提出懸疑點,或做出先聲奪人的效果,但以催淚作為賣點的本作倒是有點怪怪的,因為一早說好了結局,讓大家都做好心理準備,反而使催淚的難度會提高不少——當然乞丐看完本作後覺得宣傳搞錯了重點又是另一回事。

    然而這心理準備卻恰巧對得上本作的處境——男主角在作品中打從一開始跟櫻良認識,就已經知道她很快就會死。本作絕大部分時間都用「我」來稱呼男主角,目的是讓觀眾好好代入男主角的經歷和感受。

    這也是乞丐留意到不同人對本作觀感的強大差別的主要原因,每個人的性格都不同,對男主角的行動和反應相應有不同的解讀和評價。雖然任何動畫多少也有自由解讀的部分,但不同性格的人對本作的理解差異之大,的確讓乞丐始料不及。

  3. 櫻良和男主角的關係是愛情嗎?

    感覺上不少觀眾觀看電影前都以為兩人會有愛情線——然而本作卻不斷提醒觀眾兩人並沒有向那個方向發展。

    千萬別忘記男主角之所以會和櫻良玩,大前提是櫻良將不久於人世,本著同情心才會跟櫻良一起做各種以往他絕對不會做的事,因此男主角一直在這關係上劃上界限。

    櫻良起初的確想跟男主角成為情侶,但當《共病文庫》被男主角發現後,她就知道機會渺茫,而且她也不希望男朋友知道她的病情。往後她也曾試探過男主角好幾次有沒有其他方面的發展機會,比如把男主角帶到旅館同床而睡,甚至在家中主動挑逗男主角,結果櫻良終於摸索到兩人應有的距離,也理解到自己真正需要的並不是流於表面的情侶關係。

    這也是本作極為重要的矛盾點:正正因為兩人都知道這段關係很快就完結,因此一方面會盡可能配合對方,另一方面卻會限制自己絕不可泥足深陷,結果雙方都很有默契的沒有把關係更進一步。

    當然這段關係也不是沒有可能變成愛情的——如果櫻良在和男主角相處期間奇跡地醫好絕症,乞丐相信兩人很快就會成為情侶——可惜作品已經把這個可能性堵死,別幻想了。

    只是兩人的確沒有越過那界限,但他們在心意相通方面卻走得比很多情侶還要深入,或許這才是櫻良口中提及真正「不該做的事」。

  4. 櫻良在和男主角相處時也曾經犯錯。

    櫻良生前對男主角有意思,然而男主角卻表現得很冷淡。起初她好幾次問男主角是否真的絕不可能跟她成為情侶,其實是對男主角的試探。男主角當時還未打開心窗,自然不希望跟對方發展到那地步。當時櫻良有點心灰意冷,因此便退而求其次,最少能夠跟他做一次不該做的事。

    後來男主角到訪櫻良家中時,櫻良終於察覺到男主角的一絲動搖,櫻良自然就不用做那事,還想以開玩笑來跟男主角打圓場。豈料男主角實在太少跟朋友接觸,他的內心也是非常脆弱,第一次放下心防的他被櫻良這樣玩弄,他真的傷心了,使他表現出前所未有的憤怒和痛苦。

    櫻良也知道自己做錯了,接下來她也很誠懇的向男主角道歉和好,然而櫻良和男主角之間最後還是沒有愛情可言。

  5. 本作雖然以櫻良的絕症為契機,然而比較特別的是作品並沒有表現出她有多慘——櫻良在男主角面前表現得異常活躍,甚至兩人放在一起時,男主角反而更像快要離世的那位。這也是本作其中一個重點︰人不可以貌相——看上去平凡的男主角實際上很有趣、表面上很堅強的櫻良實際上很容易傷心、惡形惡相的恭子實際上對朋友很好、平日大受歡迎的弘隆卻是自以為高高在上。原作比較強調這方面,不過動畫版就只是輕輕帶過,畢竟篇幅所限。

    如果抱著傳統患上絕症的悲劇女主角期望來看這部作品,自然會很失望。更重要的是,只要不把這部作品當作悲劇,那麼本作以悲劇角度看來有點違和的部份就顯得合情合理了。

    比如作品絕大部份時間畫面都很明亮,色彩也很鮮豔。這並不是因為監督技術不足,沒有考慮把畫面變得淒美,這是「非不能也,實不為也」。甚至最後櫻良的突然離開,也是因為櫻良就著絕症早就做好準備,結果不單在生前完成了大部份心願,同時也有機會向身邊的人留下遺書,可說是不幸中的大幸。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大概就是這麼的一回事。

  6. 整部作品最大敗筆,當然是後段男主角拿到《共病文庫》至男主角向恭子交代櫻良病情那部份節奏完全失控。乞丐看著那部份起初就很想把監督拖出去打,然而後來再想想那部份可沒有那麼簡單。

    再強調一次,這是一部救贖的故事。男主角有很嚴重的社交障礙,因此他其實很難靠言語外的行為來理解櫻良的內心想法。

    男主角把《共病文庫》從他跟櫻良相遇的部份從頭讀起,除了是悼念櫻良外,更重要的是在核對答案——男主角很想知道先前他所想像的櫻良跟現實有多大差距,他也很想知道到底他是否真的理解櫻良。人與人之間相處基本上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然而櫻良生前的日記卻成了特別的例外,讓男主角有機會審視自己如何與人相處。

    這也是為什麼作品要把任何細微的伏筆都明明白白的全寫出來——男主角就是一個交友的初學者,櫻良必須手把手的從最基本的把所有事明說,不然以男主角的經驗是絕不可能理解。

    櫻良給男主角的遺書,一方面是讓櫻良把生前那些重要的事交代清楚,同時也解釋為甚麼櫻良會欣賞男主角,以及點出男主角拒絕與人建立關係的問題。這些部份對觀眾而言可能可以意會,但考慮到男主角的死腦筋,櫻良還是會一五一十的說清楚。

    最後男主角決意要與恭子交朋友,一方面是要完成櫻良的遺願,同時也是男主角學以致用的里程碑。

    結果想了一圈後,發現只能在節奏和中心思想中二選一。包括小說原作者在內的製作群寧可破壞節奏也堅持把中心思想完整保留,乞丐也不是不能理解的——畢竟乞丐也同意,一部作品的高下,還是要看中心思想啊。

  7. 回想起來,乞丐特別容易被救贖的故事感動。

    《Suite 光之美少女♪(スイートプリキュア♪)》當中北條響(北条響)及南野奏(南野奏)兩人因為一件小事而吵架,結果兩人雖然一直希望能夠和好,但卻礙於面子問題,為此冷戰了一年。結果最後要等到兩人同時變成光之美少女後,才找到契機和好如初。

    《只想告訴你(君に届け)》當中黑沼爽子(黒沼爽子)一直不擅於交友,要等到風早翔太的主動搭話後,才能找到社交圈子的突破點。

    本作的男主角就更誇張了,他不單是不擅於交友,而且完全沒有與身邊的人交流的動機。要不是櫻良的出現,男主角到底甚麼時候才能學懂交友還是未知數。

    然而這三部作品的另一個共通點,就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北條響及南野奏能夠和好,沒有光之美少女這事還不知道要拖多久;黑沼爽子能夠跟風早翔太一起,一開始也是風早翔太力排眾議才能夠踏出第一步;男主角被櫻良纏上,多少也是命運使然。被救贖的主角們一開始都很被動,有些是咎由自取,有些是力有不逮。男主角很可惜的,兩者皆是。雖然櫻良一直提及命運可以選擇,然而諷刺的是沒有一開始的偶然,男主角並沒有選擇的機會。

    一般人可以站在高地上指責男主角的失敗,是自作自受。班上的同學也不能理解櫻良為何要花時間在一個孤獨陰沉男,然而男主角確實極為需要類似的一對一指導。日本社會講求禮貌,不要帶給別人麻煩,結果出現了不少缺乏同理心,同時也沒有動力跟別人交流的孩子。當中相信有不少也可能知道有點問題,想等待別人的救贖。

    可是現實上「天上掉下來的餡餅」太少了,絕大部分等著等著,只能變成一個不能適應社會的大人,每日掙扎著過日子。本作能夠為他們帶來慰藉,或許這是本作能在日本本土大收旺場的主因。然而類似男主角這情況的人在其他國家就沒有那麼多了,本作在國外就沒有受歡迎的基礎吧。

  8. 這部讓人反感的地方其實有不少。跟好些對這部作品反感的人交流後,當中乞丐最印象深刻的原因是︰男主角有沒有得到救贖的資格呢?

    誠然起初櫻良為了達成自己某個心願時曾不小心傷害到他的心,但這是否代表他能夠那麼粗暴對待櫻良呢?

    為甚麼在櫻良沒有應約後,卻沒有主動的跟對方聯絡呢?為甚麼沒有查根究底呢?

    為甚麼得知櫻良死後,男主角卻只宅在家中十日,然後才去跟櫻良道別呢?

    在這些事上,男主角對櫻良情感上欠缺恰當的回應,「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可說是對男主角的寫照。櫻良是一個很好的女生,她把人生最後的時間倒貼在這個有情感缺陷的人很可惜,很替她不值。

    事實上,類似的質疑在作品前半是一直提及,其實男主角也因此曾向櫻良拒絕過她的好意。後來櫻良堅持說這是她的死前願望,男主角也樂得把責任轉嫁到櫻良身上,聽起來的確有夠不負責任。

    在現實上,不懂得體諒別人、回應別人情感的人,對很多人而言是活該一個人的、是沒有資格得到救贖的。

    乞丐理解這個論點,但就是不想認同——畢竟乞丐也很希望自己能夠得到類似的救贖。

  9. 最後來說一下「我想吃掉你的胰臟」。

    乞丐起初看到這標題,還以為是男主角希望能夠吃掉女主角的胰臟而把她的病醫好,然而原來不是這樣的一回事。

    要解釋這句話,先提及兩個重要概念,首先是所謂的「以形補形」。中國傳統智慧表示,進食相同部分器官,能強化自身相關部分的機能。當然,以現代的角度而言,雖然有少部分情況是有幫助,但其實只要飲食均衡就不用這樣做了。櫻良帶著胰臟絕症,難免會留意一些偏方,當然這也是櫻良開的玩笑。

    另一個重要的概念,其實關於部落的葬禮。有部分部落會把逝去的親人吃掉,利用這個儀式來悼念對方。原來這句說話,同時帶著生存和死亡的意思。男主角後來也提起這句話,多少也是希望於對方死後,能把她永遠留在心中。

    雖然本作沒有賣狗血,但還是有提及「活著」的意義。

    話說男主角一開始的性格真的一點也不討人喜歡啊,明明有那麼好的女生主動搭話了,還是拒人於千里之外,一直抱著「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想法。櫻良在這時候也就只能「以死相迫」——不斷提著她快要死了,盡可能滿足她的願望之類的。手法是很那個,然而別無他法。《只想告訴你》和本作同樣是因為陰沉主角跟班上的人氣王走太近引發一番風波,翔太能讓班上排擠爽子的同學道歉後再把爽子的顧慮解決,櫻良卻不可能用上這招——男主角不是爽子,他連交朋友的動機也沒有。

    櫻良的突破點,就是習慣。男主角一旦習慣了櫻良的存在,就明白到朋友的意義。然而同理心還是比較難學習的概念。
    一邊看著櫻良在男主角面前過度活躍的樣子,另一邊恭子卻不斷提醒男主角,櫻良是一個很纖細的女生,如此大的反差自然教男主角感到困惑。

    櫻良生前提到的「活著」,是在世上跟別人交流,在別人的肯定下形成「自我」,作為曾經在世上「活著」的證明。男主角當下才察覺到原來在櫻良看來,他一直以來都只是生存,而不是「活著」。然而這部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有點問題。如果她的話是成立的話,那她早就已經完成了她的目標,她大可以寬容的面對死亡,一開始也不用提及找上男主角的原因是他能同時兼顧「真相」和「日常」。

    結果在《共病文庫》最後的遺言中,她才肯把後半的謎底揭開——人「活著」不單靠別人肯定,還有「自我」肯定。

    人「活著」時還可以靠朋友幫忙,然而人「活著」總要面對「死亡」,偏偏面對「死亡」的一刻,所有人都是孤獨的,沒有任何人能夠例外。這下子就讓櫻良體會到只靠朋友是幫不上忙了,所以她以往一直非常害怕「死亡」。直到男主角的出現,她才察覺到原來有些人真的能只靠自己就可以面對「活著」的大部份難關,這才是她真正找上男主角的原因。

    男主角雖然與別人斷絕來往,然而另一方面卻因而不斷自強,形成了一股深究之後才能發現的「自我」魅力。櫻良要不是跟男朋友分手後特別留意性格跟自己完全相反的男主角,她可能一生都發現不到「活著」的另一種可能性。男主角跟櫻良玩「真相」與「挑戰」時,老是認真在問一些關於櫻良的事,而不是她的小話題。這除了反映男主角真的想了解櫻良,也無意間讓櫻良反思自己到底是個怎樣的人。最後以往斷絕跟別人來往的男主角,居然變成懂得關心櫻良的情況下,櫻良終於發現「自我」,成為了獨一無二的人,得到了「活著」的另一個可能性,同時也得到了面對「死亡」的勇氣。

    櫻良的偉大,在於她並不只讓自己滿足,她還要讓男主角學會肯定別人和跟別人心意相通,因此不難察覺到本作劇情的進展相當快——櫻良真的沒有多少時間了。《只想告訴你》是一個兩人共同進步的故事,然而本作則更像是一部託孤的故事——櫻良把男主角和恭子兩人互相託付。

    男主角結果也不負櫻良所望,說出了「我想吃掉你的胰臟」——男主角終於第一次跟別人建立情感上的連接了。男主角和櫻良兩人各自都欣賞對方,想學習對方的優點。本來日本諺語當中「把指甲的汙垢煎來喝(爪の垢を煎じて飲む)」是用來表達類似的意思,不過兩人偏偏同時想起「我想吃掉你的胰臟」作為兩人的共通語言,正好表現兩人心意相通。

    最後男主角決心比以往活得更好,要成為像櫻良那般的人,當中所包含的是對她的感激、心意和承諾。乞丐不得不同意沒有比這個更好的方來悼念櫻良,對男主角的改變也感動不已。

  10. 其實本作動畫化後,原作者也另外為本作寫了兩個短篇故事。

    第一個是sumika的《ファンファーレ/春夏秋冬》限定版CD贈品《日々の透き通るもたれ合い》,這是以櫻良為第一身視點,記述她高中一年時跟恭子一同購物期間遇上男主角的小故事,感覺上有點像動畫OP的一部分。這篇主要是描述櫻良對恭子的情感,與及櫻良對男主角有興趣的表現。

    第二個是日本上映首兩週入場贈品《父と追憶の誰かに》,這篇記述的是恭子女兒高中時跟她自小就一起的女性朋友某日發生的一個小故事。時間方面故事沒有明確交代,根據人物關係推算大約是本作20多年後發生。劇情方面就容許乞丐不提及太多,畢竟再好的劇透,還是比不上看回故事本身。看完這段小故事後,算是證明乞丐對本作的理解方向是正確的,當然有些細節還是保留一點想像的空間。

    兩個小故事對比起來,乞丐認為第二個小故事比較重要一點,可惜的是該作並沒有隨碟附送,現在只能從其他方法尋找,這就比較麻煩了。

    另外本作人設岡勇一也把本作作畫資料輯印成書,書名是《君に修正をみせたい+》。書中也附上本作詳細的解說,值得花時間細閱。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