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簡介︰http://ias.ust.hk/2009/
對上一次為港人所熟悉的香港科學界盛事,相信就是著名物理學家霍金訪港。記得當時霍金也是在香港科技大學舉行講座,那時是在籃球場舉行講座,全場座無虛席,甚至多人到要部分聽眾到其他地方觀看現場直播。當時本乞丐還有一點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根本不可能明白霍金的演講,所以也沒有申請入場劵。
今次的講座講者名單並沒有霍金,不過看到講者名單時,連本乞丐的教授也為之震驚。單單是諾貝爾獎得獎者便已經來了四個,而且他們都是專程為這次的講座而賞面到來的,還有其他在科學上的頂尖人物,不論在規模還是內容,相較霍金來港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問題是…今次來聽講座的人數,明顯遜色得多。這到底是反映些甚麼……就留待各位自行想像。
以下簡單介紹一下這次演講的內容︰
- "Hopes for the Future"
by C N Yang
壓場用演講,簡單來說,就是楊振寧站出來說幾句話,回答幾個問題來歡迎大家……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
by Marvin Cohen
本來以為這場演講本乞丐會聽不懂,結果講者只是向聽眾們簡介一下甚麼是Condensed Matter Physics。在演講期間,本乞丐最印象深刻的,就是"Physics is the center of science, and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is the center of physics."。另外,這位講者說冷笑話的功力非常深厚,令本乞丐崇敬不已。 - "Dynamics of Molecular Dissociation Processes"
by Yuan Tseh Lee
本乞丐不得不承認,這個演講本乞丐基本上是聽不懂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本乞丐在化學的基礎只停留在高考的程度,對於benzene的dissociation完全不了解。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講者的英文口音很重,加上講得非常快,令本乞丐聽得非常辛苦…… - "What Isn't 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
by Douglas Osheroff
本乞丐對這場演講印象非常模糊,可能本乞丐也搞不清楚這場演講是在表達甚麼……感覺上,這場演講是在說科學史。 - "The Birth of Our Universe: An Overview of Cosmology"
by Henry Tye
這場演講算是在第一天演講中本乞丐得著最多的一場演講。本乞丐曾經修讀Astrophysics,所以對這方面有一定了解,然而對Cosmology卻沒有任何基礎。幸好這講者在這方面的解說不錯,本乞丐也獲益良多。 - "LaAlO3 on SrTiO3 Hetero-Interfaces"
by Tord Claeson
本乞丐當初以為第一天講座的內容是最深奧的,不過現實是,內容最深奧的講座都是集中在第二天的上午。這場講座主要是解說一下LaAlO3和SrTiO3這兩個化合物放在一起時,會產生大量有趣的特性,不過本乞丐在材料科學方面基礎不深,得著不大。 - "Emergent Properties in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by Patrick A Lee
原諒本乞丐…本乞丐完全想不起這場演講是說甚麼的… - "Metamaterials Open New Horizons in Electromagnetism"
by Sir John Pendry
這場演講非常有意思,主要原因是當中的內容是不少科幻小說也提及過的題材︰隱形。現在科學家已經做出負refractive index的物料,利用這物料的特性,可以扭曲光的路徑,繼而使物件隱形。不過現在還有很多問題要解決,現在只是找到一個可行的方向。 - "Opt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Carbon Nanostructures"
by Yuen-Ron Shen
對於這場演講印象也是頗模糊……還記得很多六角形而已…… - "Nanophotonic Devices: Spontaneous Emission Faster than Stimulated"
by Eli Yablonovitch
這個容許本乞丐多花一點篇幅,Eli Yablonovitch比較為人熟悉的,是提出photonic crystal的概念。本乞丐在上年暑假的研究中,也有幸翻閱過他的論文。今次他所說的,是如何能夠利用納米結構,令到spontaneous emission比stimulated emission快。一般人都認為stimulated emission(不知道甚麼是stimulated emission?簡單來說,LASER便是運用stimulated emission運作的。)比spontaneous emission(簡單來說,所有不是LASER的人造光源,都是以spontaneous emission的原理運作)反應更快,所以應用層面更廣。不過今次講者提出他有方法使spontaneous emission比stimulated emission快,方法是在發光源加上納米結構,令到發光源的molecule大小增大至光波長的一半,便可以令到反應大為提高。本乞丐聽到後的確感到十分興奮,問題是用在optical interconnect時,spontaneous emission的wide spectrum加上在這麼高頻率,dispersion相信會大大限制這東西的表現空間。 - "The Physics of Evolution"
by Robert Austin
說到進化論,本乞丐一直也不太相信。作為一個物理系學生,居然會比較接受創造論(其實本乞丐也不太相信就是,只是一定要本乞丐二擇其一的話,本乞丐寧可選擇創造論。),實在是有點說不過去。講者提出一個進化論難以為人接受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欠缺實驗支持論點。簡單來說,講者提出把一大批生物樣本分為數個小群體,小群體之間的交流非常少,小群體生物的數目足夠令突變能夠得以保留,而又不會太多而令突變被大多數趕絕,然後讓他們發展。矛盾的赤對於這個假設能否成立有點保留。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由於講者對於內容控制很差,令到他的演講超時,節目時間表就這樣被他打亂了…… - "From the Bench to the Bedside – the Journey to Novel Drug Development in Our Time"
by Aaron Ciechanover
簡單介紹一下過去的藥物發展,以及未來藥物發展的方向。感覺上這場演講即使是一般人,也能有一定得著。 - "Surprising Mutations Causing Neurological Disease and What They Tell Us"
by Paul Schimmel
非常專門的講題,非常專門的內容,對於生物科中五止步的本乞丐,是完全聽不懂。 - "Protein Phosphatases: Insights from Structural Biology"
by Yigong Shi
跟上一場演講的感覺差不多,不再重複。 - "What next after the identification of a disease gene?"
by Lap-Chee Tsui
相信是由於時間問題,講者不斷跳過內容,令到內容有點支離破碎。不過本乞丐也是由於生物基礎知識不足,也是聽不懂。 - "Adventures in Computing"
by Roland Glowinski
演講內容清楚明確,結構完整,舉例也實在,是一場非常引人入勝的演講。對於Computational Science的定義可能過於嚴謹,不過不影響本乞丐對於這個演講的評價。 - "Reflections on Current Developments of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by Fanghua Lin
有別於上場的演講,果然一場關於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的演講,沒有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是不行的。由於這個原因,結果這場演講近乎甚麼東西也沒有說…… - "The Mathematics of Uncertainty Quantification"
by George Papanicolaou
這場演講…本乞丐是聽不懂的… - "The Science Behi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y Andrew Yao
對於加密的相關講題,在本乞丐參與國際物理奧林匹克香港代表隊培訓時已經接觸過,所以本乞丐對於講座中大部分內容也有一定了解。主要吸引到本乞丐的,就是講者提出的問題。相信那幾條小問題,也足夠矛盾的赤想一段時間吧。 - "Global Warming and Cryosphere Change"
by Dahe Qin
這場演講都是在說一些資料……基本上就是老生常談。相信沒有人會把所有演講中提及的數據記在腦內吧?! - "Fusion Energy, Tokamak EAST and Experimental Reactor ITER"
by Yuanxi Wan
本乞丐在聽這個演講時,一直感到很害怕。本乞丐在想,一旦人類成功發明了這可怕的東西,人類會把地球弄至如何的境地呢…… - "Superconductivity and Global 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y Paul Chu
香港科技大學校長親自演講。在演講技巧和結構來說,相信是一系列演講中最出色的一場,校長的言語更令本乞丐對於超導體的未來感到非常興奮。同樣,校長也是不斷在說冷笑話,實在太強了。 - "Nature China"
by Felix Cheung
最後一場的演講,主要是介紹Nature China和中國科研成績。
最後說一下這兩天的一些瑣事︰
- 入場時本乞丐聽到一般入場人士,10個有9個以上都是在說普通話。本乞丐心想,本地學生一方面說內地學生屈機,自己又不肯努力。這類科學界的大事,有不少科學家專程為了這件事從國外來到香港,本地人連湊熱鬧也不肯,難怪會被屈。
- 如果自己不是有甚麼學問的話,不要嘗試在這類大型講座提出問題,否則會成為笑柄。本乞丐忘記了這重要的戒律,居然走去提問,結果當然被取笑……
- 在這兩天,看到本乞丐參與國際物理奧林匹克香港代表隊培訓那一年的國際物理奧林匹克金牌得主,跟他談了不少事。其中一件是近日在香港播放完畢的《神探加利略》,當中對於湯川教授的描述,除了他比較喜歡炫耀自己的學識外,大部分都跟一般物理學家很相似。本乞丐跟他的想法頗為接近,感覺上以他的性格,在物理學系而言,只是非常普通而已…
- 在第二天的演講,遇上矛盾的赤。沒有見面達半年有多,他的白髮更多了,可能是他近期玩太多18禁的迷宮遊戲吧…他對物理的熱情依然沒有改變,跟上述那位國際物理奧林匹克金牌得主相談甚歡。
- 這兩天本乞丐一直看到有一位染金髮的男性在邀請席,本乞丐本來以為他是甚麼富家子弟,結果原來他就是Felix Cheung。說到這位Felix Cheung,可說是這次講座系列中的第一箭靶。在第二天他演講完畢後,在總結環節時,Nature不斷被在場的大量科學家開玩笑,甚至質疑Nature的做法。這到底是Felix Cheung的金髮太惹人討厭,還是Nature得罪人多,就不得而知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