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22日星期一

近日本乞丐數事

近日本乞丐遇到幾件頗為愉快之事,在此跟各位分享一下。

一、SONY MDR-CD900ST目標達成︰

話說三年前本乞丐已經很想有一支比較好的耳機,始終本乞丐對音響是有一點要求(注意是音響,不是音樂……)。不過很可惜的,在本乞丐高考前夕,右耳無故耳鳴,到醫院驗耳及經過磁力共振掃瞄後,總算知道腦內沒有大問題,不過這也代表這耳鳴不能醫治。根據驗耳的結果,右耳只餘下四成聽力,買耳機的心情頓時冷卻下來。直到近來這個念頭漸漸回復,加上剛好有足夠資金,於是便買下來了。

為甚麼世上這麼多耳機,為何要選SONY MDR-CD900ST呢?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老實說,耳機價格各有高下,一般來說價格越高,音質會越好。問題是,到底應該去到哪一個程度呢?所以本乞丐暫且放下這個想法。

本乞丐明白這耳機必須是萬用型耳機,要做到這效果,一是買高價耳機,一是買所謂的「監聽耳機」。問題是,所謂的高價耳機,是以三四千港幣起跳,所以只可選所謂的「監聽耳機」。然後這個所謂的「監聽耳機」,也是有很多選擇的。老實說,本乞丐沒有甚麼經驗,於是便查查最多人用的監聽耳機是哪一款,也就是所謂的「業界標準」,而且能夠聽到混音師混音時所聽到的效果,相信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當年揚聲器也有「業界標準」Yamaha NS-10M,耳機相信也是有的吧,結果還真的被本乞丐找到,這就是SONY MDR-7506。後來查了不少對此耳機的評價,幾乎全都是讚美的。在音響圈的人都會知道,SONY的耳機大部分都被認為是性價比偏低,也就是同價位的耳機中,SONY的表現往往比較差。不過SONY倒也有不少名器,包括SONY MDR-R10,SONY Q010,SONY MDR-7506及SONY MDR-CD900ST。前兩對是動圈耳機中的極品,價錢當然十分高,不過表現也是被廣為稱頌的。至於後兩者則比較特別,SONY MDR-7506是世界大部分錄音室的標準配備,而且也是少數SONY耳機被評為高性價比。SONY MDR-CD900ST跟SONY MDR-7506有點相似,不過這是日本國內限定版本,也是在日本代替SONY MDR-7506的耳機,而且只有日本有代理商出售,國外人士想購入的話只有找人在日本代購一途。

到了這一步,就是SONY MDR-7506跟SONY MDR-CD900ST之爭了。雖然SONY MDR-CD900ST比SONY MDR-7506貴,但是本乞丐最終也是選SONY MDR-CD900ST,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便是產地,SONY MDR-7506現在全都是中國製造的,而SONY MDR-CD900ST則是日本製造的。基於SONY的臭名,也就是日本製造的耳機往往比國外的好,因此SONY MDR-CD900ST似乎會比SONY MDR-7506好。第二是網上的普遍評價,原來SONY MDR-CD900ST的確是比SONY MDR-7506好一點。基於這兩個原因,本乞丐也就選了SONY MDR-CD900ST。

到了10月19日,總算取得這三年來一直想擁有的耳機了,以下是這耳機的圖片。

SONY MDR-CD900ST的包裝

圖一︰SONY MDR-CD900ST的包裝。根據日本的不成文規定,業務用耳機只會用純白的紙盒包裝。由於運輸中的小問題,紙盒被撞凹了。老實說,這包裝也真是簡陋得可以……


一張聲明書及耳機連包裝膠袋圖二︰SONY MDR-CD900ST的包裝盒內的物品,就是一張聲明書及耳機連包裝膠袋。聲明書的內容……就是說明本耳機沒有免費保用。不過作為SONY MDR-7506的近親,相信也可以像SONY MDR-7506一樣,用上十數年也沒有問題吧。


SONY MDR-CD900ST的近照圖三︰SONY MDR-CD900ST的近照。跟SONY MDR-7506不同的是,SONY MDR-7506貼紙是「For Professional」,而SONY MDR-CD900ST是「for DIGITAL」。圖中左方糊掉的字是「MADE IN JAPAN」的字樣。


STUDIO MONITOR圖四︰SONY MDR-CD900ST的近照。跟SONY MDR-7506一樣,頭帶有「STUDIO MONITOR」字樣。


終於到聽耳機的部分了。當本乞丐駁到電腦調整音量時,視窗系統所發出的預設音效已經讓本乞丐十分振奮。然後本乞丐選了《忍たま乱太郎》的《勇気100%》聽聽,細節能夠表達出來,低音比先前所聽的平價耳機重得多,音場也廣闊得多。值得注意的是,SONY MDR-CD900ST於音場方面普遍評價其實是比較弱的。不過本耳機最大的問題是,因為耳機海棉物料不太透氣,戴久了耳朵會不舒服。聽說這個問題可以透過換上Beyerdynamic DT-250耳機海棉來改善,不過這又是一筆錢了……

總括而言,本乞丐十分高興能得到SONY MDR-CD900ST這耳機就是吧。

二、香港國際物理奧林匹克隊的高手︰
卻說本乞丐忽然想到一個本乞丐沒有能力解決的物理問題,內容是兩個同樣大小的導電體圓球,半徑R,兩者圓心距離d,而d>2R,求電容量。本乞丐先前陰差陽錯下,以最低的香港物理奧林匹克成績進入香港國際物理奧林匹克隊培訓,自此就跟香港國際物理奧林匹克隊扯上一點關係。基本上本乞丐也就是因此明白到自己的物理真的不算好。本乞丐問及某國際物理奧林匹克銀牌得主這個問題,他二話不說便無視掉,因為他提出這問題可是要解Laplace等式,會頗為複雜。

其後本乞丐找了另一位國際物理奧林匹克銀牌得主,也就是本乞丐經常找的ACG同好。說起來這位銀牌得主真的很特別,據說他的學業成績只是平平,而且因為某些原因被物理系開除,被迫轉到數學系,不過他被一位國際物理奧林匹克金牌得主及一位銀牌得主形容為「歷年香港國際物理奧林匹克隊的最強者」。果然,本乞丐把這問題向他提出,他想了一會便想到用Conformal Mapping來解了,並不用解Laplace等式。其後跟先前那位銀牌得主提及這答案,他也感到佩服。後來再跟一名香港國際物理奧林匹克隊培訓中一名出色學員提及,他也讚嘆不已。

果然不愧為「歷年香港國際物理奧林匹克隊的最強者」,他還真的名不虛傳……

三、喜歡說冷笑話的天才︰
天才在日常生活中並不多見,不過在大學還真的多如天上繁星。先有某教授幼稚園學微積分,後有某教授大學時期三年只讀筆記跟做功課只有一個課程A,其餘全都A+。近來家長都十分希望自己的孩子是「資優兒童」,也就是天才。不過根據本乞丐經驗,天才往往都會有些地方跟一般人相比會有點奇怪,以下舉一個例子。

上面提及的那位無視問題的國際物理奧林匹克銀牌得主,是公認的「資優兒童」,不過他最厲害的,是無時無刻都可以說冷笑話。比如說,他可以上課時記錄教授說話,然後斷章取義的找笑料。當你上到他的xanga時,那些冷笑話還真的是非一般的冷。而他的成名作《Dean's Note》,更可說是他冷笑話的大成。

最近他又發表了大作了,就是physical differental gagmetry。若然你對物理有一定了解,相信你也能感受當中威力的……實在太可怕了。

2 則留言:

  1. http://www.iop.org/EJ/article/1402-4896/2/3/001/physscr_2_3_001.pdf

    Ref [8-12] of it probably has the solution.

    回覆刪除
  2. 感謝你的答案。
    不過……本乞丐其實不太看得懂,看來要另外請教你了。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