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ツンデレ」?
「ツンデレ」單是中譯就已經有分歧。當中有傲嬌、嬌蠻、外冷內熱等,甚至有人主張不作翻譯。要說甚麼是「ツンデレ」,基本上有點像外冷內熱,不過也是有分別的。「ツンデレ」一詞由「ツンツン」及「デレデレ」兩個字詞組成。「ツンツン」指的是對別人十分厭惡的態度,「デレデレ」指的是為取悅自己喜歡的人表現得十分嬌柔,「ツンデレ」指的是角色從對主角十分厭惡,漸漸變為對主角十分嬌柔。
基於在故事初期,角色之間了解不深,而後期角色之間才會互相了解,因此「ツンデレ」也有人解作對不了解的人表現很十分不友善,然而對自己朋友圈的人卻十分熱情。也就是說,這類角色只會對自己信任的人顯示友善的一面。
本乞丐在大學的同好則作出更嚴格的定義,而本乞丐也頗為認同。基本上「ツンデレ」是由很多種元素構成的「萌要素」,細心分析有以下內容︰
- 本性善良︰所有定義為「ツンデレ」的角色一定會有一顆善心,要不然那名角色便不會有可能對人顯示友善的一面。也就是說,「ツンデレ」的角色不可能「腹黑」。要舉例的話,《瀬戸の花嫁》中的江戸前留奈便是「ツンデレ」,而巻則不是。
- 愛面子︰「ツンデレ」的角色之所以「ツンツン」,往往是不希望對方對自己有奇怪的形象,因而在一般情況下,都會裝作不友善,令對方產生一種好像很冷酷的感覺。而且當他們做出一些討好對方的舉動時,往往不希望對方揭穿,以免自己形象受損。
- 說話不圓滑︰「ツンデレ」角色在說話方面多數不留情面,令對方即使受到恩惠,也因為言語上的衝突而不會道謝。情況嚴重者更會有「毒舌」的問題。
- 害羞︰「ツンデレ」角色當被別人揭穿其好意,往往會感到無地自容。也說是說,「恥力」強大的人,即是不害羞的人不會是「ツンデレ」。
這位同好認為,「ツンデレ」角色便是一方面想做討好對方的事,一方面卻刻意隱藏自己的善意。而這種交戰是發自個人的原始欲望,而不是任何外在的原因。也就是說,「ツンデレ」應該包含「口是心非」的表現。
提出何謂「ツンデレ」後,本乞丐打算舉出兩個例子來說明為何分辨「ツンデレ」不是一件易事。
芽流是「ツンデレ」嗎?
第一個例子是芽流。就本乞丐而言,芽流的確有部分「ツンデレ」的特質。比如說對宝生波音這個熟悉的人魚公主顯出友善的表現,對於不熟悉的七海るちあ對地上男子顯出好意時表示反感。基本上可算是符合「ツンデレ」只會對信任的人顯示友善,問題是芽流之所以對七海るちあ有類似從「ツンツン」到顯露友善一面的原因,是由於家國天下的原因,而不是單純由於個人的成見。所以當芽流知道七海るちあ也是對國難十分認真看待時,態度便即時改變。因此本乞丐並不認同芽流是有「ツンデレ」的特質。
涼宮ハルヒ是「ツンデレ」嗎?
第二個例子是涼宮ハルヒ。當大部分人都認為涼宮ハルヒ是「ツンデレ」時,甚至連「傲嬌」也成為她的代名詞時,本乞丐忽然回想到,涼宮ハルヒ真的是「ツンデレ」嗎?翻查第一本作品《涼宮ハルヒの憂鬱》,本乞丐認為,涼宮ハルヒ不是「ツンデレ」。原因主要是涼宮ハルヒ未曾對キョン好。至於紮馬尾的一段,把這一個行為當作「女為悅己者容」,對本乞丐而言著實有一點過份延伸。
當然到了其後的故事,涼宮ハルヒ於「ツンデレ」方面似乎得到不少的強化,不過嚴格上來說應該是「口是心非」。「ツンデレ」往往會跟「口是心非」一同出現,因而做成「口是心非」會被定為「ツンデレ」的一部分。問題來了,沒有「口是心非」的「ツンデレ」到底算不算「ツンデレ」?因為擁有「ツンデレ」特性的角色,大部分當對角色產生好感時,都會有「口是心非」的情況。當然,這是人之常情。若果一個人的態度能夠一下子從惡劣轉為友善時,你絕對有理由相信這轉變不是出於本意。問題是,「口是心非」這段時間持續多久呢?一旦「口是心非」持續時間長時,「口是心非」是否可以獨立成為一種「萌要素」呢?真傷腦筋……
總結︰似乎只有各自詮釋的吧……
「ツンデレ」跟其他「萌要素」一樣,很多人之所以認為「ツンデレ」的角色「萌」,是由於角色從「ツンツン」到「デレデレ」期間「口是心非」的表現。到底把「口是心非」跟「ツンデレ」各自分立,又是否可行呢?本乞丐也不能為這問題提出一個答案呢。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