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1日星期三

「真不明白為何《涼宮ハルヒの憂鬱》會那麼受歡迎的!」

標題這句說話,是不少對《涼宮ハルヒの憂鬱》這套作品的熱潮為之反感的人經常掛在口邊的說話。不過對於本乞丐這套喜愛這套作品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十分有趣的問題。

《涼宮ハルヒの憂鬱》受歡迎?
嚴格來說,《涼宮ハルヒの憂鬱》真的很受歡迎嗎?這其實很難說的。因為《涼宮ハルヒの憂鬱》在日本的收視率平均只有2.1%,比起《ちびまる子ちゃん》這類一線國民動畫的最少10%以上可謂小巫見大巫。不過,《涼宮ハルヒの憂鬱》始終都是深夜才播放的,這種收視率以深夜動畫的標準來說倒也不算太差。

《涼宮ハルヒの憂鬱》這個所謂的「熱潮」基本上只限於小數族群,一般大眾基本不知道這套動畫的存在。要證明這點十分簡單,單看Animax於日本還在播放《Death Note》時已經開始播放《Death Note》,相反比《Death Note》更早播放的《涼宮ハルヒの憂鬱》卻遲遲不見在Animax播放日子。香港最受歡迎的免費電視台無線電視翡翠台也於近日會播放《Death Note》,而《涼宮ハルヒの憂鬱》則毫無消息。可見,《涼宮ハルヒの憂鬱》這股「熱潮」,比《Death Note》電影帶來的熱潮於外地影響而言並不大。

相比以往兩年,即是2004年的《鋼の錬金術師》和2005年的《機動戦士ガンダムSEED DESTINIY》,作為算得上是2006年最受歡迎的《涼宮ハルヒの憂鬱》(《Death Note》的熱潮基本上是由於電影帶來的,動畫的話題性遠比《涼宮ハルヒの憂鬱》低,而與《Death Note》同期的《コードギアス 反逆のルルーシュ》不能否認其下半年的熱潮,但跟《涼宮ハルヒの憂鬱》比較上來話題性仍稍為低。)欠缺以上兩套作品的大作架勢。不論是播放時段,還是宣傳,甚至投放的資金(不要跟本乞丐說《涼宮ハルヒの憂鬱》每集有2000萬日圓預算。如果真的有如此預算,聲優列表絕對不可能如此難看的!),明顯不可以與以上兩套作品相比。那,為何《涼宮ハルヒの憂鬱》可以成為2006年最受歡迎的作品?以下本乞丐盡可能列出一些可能是《涼宮ハルヒの憂鬱》大受歡迎的原因。始終本文都不過是事後孔明,要本乞丐於2006年4月前猜出《涼宮ハルヒの憂鬱》會成為2006年最受歡迎作品,根本不可能,因此請各位不要盡信本文的內容,作為參考的價值……可能還有的。

欠缺大宣傳大眾化大作的2006年
相信沒有人會反對本乞丐的副標題,2006年可謂動畫界百花齊放的一年,並沒有前兩年一馬當先的情況出現。2006年「土6(毎日放送土曜6時枠)」這個動畫黃金時間,由於播放的《BLOOD+》題材較為小眾,註定它不可能繼續成為第三套《鋼の錬金術師》,至於其後的《天保異聞 妖奇士》就更慘淡了。欠缺一套「土6」強勢大作,至使其他作品有更平等的機會一爭長短。除此以外,類似《鋼の錬金術師》宣傳架勢的動畫並不見於2006年,這也使大眾根本無機會對2006年之中任何動畫產生興趣。由此可見,沒有大宣傳大眾化「土6」大作,使動畫界的鬥爭條件更為平衡。

與《涼宮ハルヒの憂鬱》同期勉強可稱為大作有三套︰它們是《Fate/stay night》、《うたわれるもの》和《ひぐらしのなく頃に》。本乞丐之所以稱它們為大作,原因是它們均是由大受歡迎的遊戲改篇而成,其先天條件比《涼宮ハルヒの憂鬱》來得更好。不過很可惜的是,以上三套作品均被不少原作玩家批評,結果人氣也是平平。下半年《Death Note》乘著電影版的人氣進駐動畫於深夜取得平均3.3%的高收視率。不過,收視率並不是反映受歡迎程度的唯一標準。就話題性而言,也就是網上討論氣氛而言,《Death Note》比同期的《コードギアス 反逆のルルーシュ》更弱。

山本寬,你真行!
在本乞丐看來,《涼宮ハルヒの憂鬱》之所以大受歡迎,第一功臣必定是前京都animation的一份子——山本寬。沒有山本寬,《涼宮ハルヒの憂鬱》聞名ACG界的片尾舞便不可能出現。沒有片尾舞,也就不會令到其他觀眾惡搞,甚至使到Gundam模型和一眾ACG受眾去跳這支舞。

不過,單憑有人去表現這支舞是不足夠的。必須要有其他人知道,這才可以對動畫起宣傳之效。那麼如何才可以讓其他人知道有人表現這支舞呢?

Web2.0的時代來臨了
Web2.0代表的是,互聯網使用者不再單單是受眾,更同時是信息提供者。現在的Youtube,和本網誌,正是這個Web2.0的現象。人們把表現這支舞的片段放到Youtube之上,觀眾便會奇怪這支舞為何這麼多人模仿呢?因此便會去尋找真正的《涼宮ハルヒの憂鬱》的片尾,再而被吸引觀看該作品。可以這樣說,《涼宮ハルヒの憂鬱》之所以成為一股網上熱潮,有一部分是由於網絡使用者主動提出大量《涼宮ハルヒの憂鬱》的資訊,間接成為一鼓強大的宣傳。在本乞丐看來,研究ACG的人不一定要知道《涼宮ハルヒの憂鬱》,但是研究Web2.0的人便一定要知道《涼宮ハルヒの憂鬱》。因為這套作品正正體現出Web2.0強大的力量,是Web2.0使這套作品於眾多同期作品中脫穎而出的。

不過單單是片尾並不足以留住觀眾的,當中的內容也是十分重要的。不過在本乞丐看來,《涼宮ハルヒの憂鬱》動畫內容其實不比同期作品異常出色,不過倒也有能力留下一批觀眾的。至於集數的倒錯,於本乞丐而言只是使較弱的集數放在更前,和掩飾《涼宮ハルヒの憂鬱》六集趕戲的一種手段而已。

總結︰本乞丐也不肯定呀…
《涼宮ハルヒの憂鬱》的崛起,跟之前《鋼の錬金術師》和《機動戦士ガンダムSEED DESTINIY》有太多不同的地方,也令不少人驚訝。本乞丐試圖以Web2.0的方面去分析《涼宮ハルヒの憂鬱》崛起的原因,難免以偏蓋全。記得本乞丐的友人提起,近年部分大受歡迎的ACG作品,如《鋼の錬金術師》、《Death Note》和《涼宮ハルヒの憂鬱》,於題材上均是比較小眾的。這似乎反映了,ACG觀眾對於以前不斷被重複的題材已經開始生厭,他們轉而去追求一些鮮有接觸的題材。本乞丐認為,這絕對是一件好事。相信於日後,動畫公司會更努力去嘗試各種題材的作品,這對各ACG觀眾相信會是一件好事吧。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